蜘蛛看书 > 都市小说 > 大明武夫 > 1380.第1380章 谁也不信

大明武夫 1380.第1380章 谁也不信

    看着张盘发愣,陈继盛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老张,咱们现在不是吃朱家的粮饷,是求赵家的富贵,你还总放不下从前那些事,这样要招祸,搞不好还要连累你下面弟兄们,何苦来。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”

    张盘有些楞,也有些尴尬,不过却没有反驳,陈继盛没有多说,只是转向欢呼雀跃的战场,开口说道:“这些脑袋要送到关内去,旗帜兵器什么的都要陈列,搞不好还能请到兵部的人过来校验首级,到时候天下人都知道徐州赵家军有这样的大胜,天下人心就要大变了。。”

    天启四年的秋天很平静,祸乱天下的枭雄赵进拿到山东和南直隶江北之后,居然信守承诺,没有继续出兵侵略。

    按照大明的惯例,尽管新君登基,可明年才是崇祯元年,这一年依旧是天启年号,新君励精图治,先是罢黜了祸乱朝政的阉党,将罪魁祸首魏忠贤治罪,士林清流人心大快,都觉得中兴有望。

    不过“人心大快”只是出现在文章中,即便是清流自己,也觉得不是那么理直气壮的说出口。

    就在这种情况下,几艘大船在天津海港那边靠岸了,当这些大船出现的时候,天津附近的大明官军极为紧张,主事的武将一边对下面封锁消息,一边派人去京城告急,一边则是派家人整理财物准备逃跑,还有人直接去云山行那边联络,说自己原本就心向大义,愿意顺应天命云云。

    没什么人觉得能拦住对方登岸,如今天津海港和运河泊位那边已经不能驻军,想要赶过去都要时间,等那天杀的徐州兵马布阵,谁还能打的开。

    算算也该是夺取天下的时候了,那赵家军当时就已经炮轰城墙,之所以没有立刻夺城,是因为准备不足,现在估计是万事俱备,准备动手。

    消息快马传到京城,众正盈朝的中枢大佬们立刻开始议论迁都的事情,到现在选择越来越明确,一是陕西,靠着陕西边军和那边相对封闭的地形抵抗,一是武昌,那边是长江上游,数省通衢的富饶核心,也可以有一番作为。

    若是从前,谁在朝堂上说出这个提议,只怕当场就要被众人围殴致死,可现在大家说出这番话来很是轻松坦然,局面如此,从前也不是没有人说过,何必硬得就是一个道理,可徐州的很多做法明显可以用在整个天下,改变整个天下这种衰颓势头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点,由不得他们不去注意,甚至有心去学习,这几位兵部的年轻人,和京师有类似想法的官员士子,就是孙传庭的铁杆支持者,他们赞成这个“师贼之长制贼”的法子。

    既然赞成这个法子,那敌意免不得就消退几分,这其实和陈继盛以及张盘他们所想的差不多,徐州再怎么折腾也是华夏,也是汉人,建州女真则是鞑虏蛮夷,一边或许是天命鼎革,一边则是势不两立。

    但这个斩首近万的消息却让他们的善意和好感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控制的愤怒。

    “这一定是杀良冒功”

    “为哄骗天下民心,居然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勾当”

    “这等人真是大贼,丝毫不把百姓性命看在眼里,日后若是得势,天下不如地狱”

    有些话不该明摆着说出来,不过事到如今,大家也没什么可担心顾忌的。

    而且这些还有热血的年轻官员们决定做一件事,他们也要去校验首级,当然名义上是为了讨好徐州,等查明真相后就把他公之于众,徐州赵进控制的再怎么森严,也没办法堵住万民之口,到时候揭帖传抄,很快就能天下哗然。

    虽然这赵家军武力强横,可如果他丧心病狂的表现被天下人所知,或者是坐不稳,或者要自己收敛,总归是有好处的。

    归根到底,归根到底,这些自以为知晓军事的年轻官员们不相信一战可以拿下近万的首级.

    有明以来二百年,太祖驱逐鞑虏,成祖五次北伐,彻底将蒙古打垮,战功赫赫,在这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大胜,从瓦剌也先、小王子、俺答汗一直到现在的察哈尔林丹汗,还有崛起在东北的建州女真,大明军方从没有什么太像样的胜利。

    名臣王越靠着斩首千余封侯,马芳靠着斩首数百成为大帅,子弟皆为总兵,李成梁的战绩也是如此,而戚继光镇守北疆时候,边疆各部被其震慑,相安无事,则是没什么印证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斩首过千几千的战斗只会发生在剿灭民乱的战斗之中,而这些年,斩首数千的战斗只会是杀良冒功。

    大明军功的凭证是首级,想要犒赏,想要升官,就要靠你砍来的脑袋多少,蒙古女真强敌的脑袋本来就砍不到多少,后来连流贼的脑袋都砍不到,怎么办越来越无法无天的大明武将开始琢磨良民百姓的脑袋,砍这些毫无抵抗的软弱百姓最是简单。

    只不过现在大家所做的还很收敛,兵部知道这些传闻,但只要不怎么过分,往往也就捏着鼻子认了。

    可这赵家军为了区区虚名,居然弄了这么多人头,听天津那边传回来的消息,这些人头还都是十天内的新鲜首级,战功怎么可能这么大,他们才到辽东多久,怎么可能就有这样的胜利,这肯定是滥杀百姓。

    ,